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等待后,71岁的陈佩斯终于带着投资逾亿元的电影《戏台》重返银幕。然而,这部电影在排片时却遭遇了资本方的冷遇,这让不少网友产生了质疑:“老艺术家拍的电影,难道就该让步于流量大片?”
其实,早在数十年前,陈佩斯就已经向我们展现了何为为艺术坚守。他不愿向资本低头的决心,以及32年的坚持,早已证明:真正的好作品,虽然可能被边缘化,最终仍会闪耀光芒。无论是话剧版评分9.2分的口碑,还是电影《戏台》首映时全场观众的起立掌声,都在向我们宣告,时间会给出最公正的答案。
陈佩斯与朱时茂的经典小品搭档曾风靡全国,在上世纪80、90年代成就了无数的观众记忆。虽然演艺事业已达到巅峰,但陈佩斯却选择了在事业的高点“默默离场”。这并非因为他不爱舞台,更不是因为他不想演,而是他对艺术的坚持与对舞台的尊重,令人感到无比惋惜。
展开剩余84%直到7月14日,曾经的小品之王陈佩斯,带着自己的电影《戏台》在北京举行了首映礼。电影的首映现场星光熠熠,陈佩斯不仅亲自出演,还倾注了上亿元的投资。更值得一提的是,黄渤这位“影帝”也参与了电影的演出,成为了这部作品的亮点之一。
首映当天,观众们的掌声不断,大家充满期待,纷纷希望能够尽早再度观看这部影片。老戏骨潘长江对电影的震撼表示深刻感动,而老搭档蔡明则因这部电影泪流满面,朱时茂更是坦言:“这是我第一次因佩斯而流泪!”
也许,许多人知道,陈佩斯曾因一次版权官司,导致他不得不暂别大银幕,给许多小品迷留下了深深的遗憾。如今,尽管他的电影《戏台》取得了极高的评价,却依然在资本的“安排”下遭遇冷遇。有网友调侃道:老艺术家仍逃不过资本的安排,商业大片才是主角!也有影迷抱怨:“电影推迟上映本是常事,但离上映仅三天时才宣布延期,难免让人觉得过于戏剧化。”
7月14日,陈佩斯通过个人社交平台发文,宣布《戏台》将推迟至7月25日上映。视频中的他,胡子已花白,岁月的痕迹难掩。他郑重地向观众道歉,并透露了电影拍摄过程中的种种艰辛:为了筹集资金,他几乎把所有积蓄都投入到了电影制作中,但拍摄过程中依然遇到资金短缺,甚至一度面临无法支付场地租金的困境。即便如此,他仍旧不舍放弃,尽全力让这部电影与观众见面。
为了尽早让观众见到这部作品,他安排了限时点映,时间定在了7月15日至20日。然而,即便如此,陈佩斯依然无法消除心中的焦虑,电影延期的这段日子,过得让他如坐针毡。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电影的延期呢?
在分析今年暑期档的排片情况后,真相渐渐浮出水面。与《戏台》同档期的影片包括姜文的《你行!你上!》与大鹏的《长安的荔枝》等。这些影片的突然提档,导致《戏台》被挤到了7月25日上映。更为戏剧化的是,7月18日,竟有8部新电影在同一天上映,创下了“史上最挤”的档期纪录。此时,《戏台》不仅面临这一波“8片混战”,还要与《南京照相馆》《神奇4侠》等影片竞争排片空间。最终,电影的排片量被压缩至仅剩午夜场,排片比例也从原定的15%下降到个位数,令人唏嘘。
难道是《戏台》本身不精彩吗?显然不是。仅凭几天的点映,这部电影就被观众和业内人士称为“年度最佳电影”。这样一部杰出的作品,尽管还未正式上映,已经赢得了各方好评,却在排片上遭遇资本的冷遇。如此情形,无疑让人联想到9年前的电影《百鸟朝凤》。这部作品同样是一部文艺佳作,尽管在上映前遭遇了排片率不到1%的困境,甚至导演吴天明在电影上映前离世,但它最终还是凭借口碑和艺术价值收获了多项大奖,并成功实现了重映和票房翻盘。
如今的电影市场,资本似乎成为了主导,观众更加关注流量明星和大IP,而《戏台》这样的文艺片,则被资本遗弃。尽管如此,陈佩斯的《戏台》依旧是一部值得称赞的作品。事实上,这部电影改编自陈佩斯自己主演的话剧《戏台》,该话剧曾在权威媒体上获得了9.2的高分,并且陈佩斯带着这部剧巡演了70多个城市,演出场次近400场,甚至在海外也收获了良好的口碑。
电影《戏台》延续了话剧的精髓,陈佩斯在其中的表现依旧精彩,且邀请了“影帝”黄渤参演,堪称两代喜剧之王的巅峰对决。电影中的戏曲行头和仿民国时期的道具也都极具匠心,呈现出令人赞叹的艺术价值。因此,这部电影无疑是值得业内大咖们支持的。
如潘长江所言:“将戏剧与喜剧结合在一起,实属不易,佩斯30多年后再度出演电影,一出手就是王炸级别的!”然而,电影市场的现状,反映出的是一种偏离艺术本质的困境。如今,流量和话题性似乎成了衡量电影好坏的标准,真正的艺术作品却常常被忽视。
希望像《戏台》这样的佳作,能够在未来的市场中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机会,让更多人看到其文艺价值。也许,真正的艺术,依然能在喧嚣中找到一席之地。
最后,您愿意为陈佩斯的《戏台》买单吗?
注:本文内容信息来源:《中国青年报》《观察者网》《鲁中晨报》
发布于:福建省粤友配资-股票如何10倍杠杆-如何配资-配资公司电话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